销售规模小幅下降,线上销售占比提升
根据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,2019年我国家用电器零售额为8032亿元,较2018年小幅下降2.2%,其中61.4%销售额来自线下销售渠道。虽然目前我国家电销售额仍主要由线下销售渠道完成,但随着网络电商的兴起,我国家用电器线上销售占比亦逐步提升。2019年,我国家用电器线上销售渠道销售额占比为38.6%,较2018年同比增加2.4个百分点。
不同行业发展存在差异,小家电实现最快增长
2019年我国五大主要家用电器子行业销售变化情况存在一定差异。空调、彩电、厨卫系列产品受家电行业整体表现低迷影响,销售额均有所下降。其中彩电销售规模降幅最大,2019年我国彩电销售额较2018年同比下降8.7%;空调与厨卫销售额分别同比下降1.6%、1.4%。此外,与我国家电行业整体表现稍显低迷不同,2019年冰洗(冰箱、洗衣机等产品)与小家电系列产品销售额仍实现增长,其中小家电增长率超过4%。
中高端产品销售规模迅速扩张,品牌家电更易受顾客青睐
由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良好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逐年增加,价格相对偏高但质量较有保障的中高端家电产品销售规模扩张较快。厨卫产品方面,2019年单价超过5千元的洗碗机与单价超过6千元的燃气灶销量分别较2018年增长48.7%、37.5%,涨幅明显;冰洗产品方面,单价超过6千元的洗衣机与单价超过1万元的冰箱销量分别增长40%、10.8%;此外,2019年我国单价超过7千元的空调挂机销量也较2018年有明显增长,增速为17.9%。
与中高端家电市场规模扩张迅速的情况类似,我国品牌家电由于质量以及售后更具优势的原因,较受消费者青睐。顾客在购买家电时普遍倾向于选择知名度较高的品牌电器,不知名家电品牌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。根据中怡康数据,目前我国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三个电器品牌为海尔、美的、格力,2019年这三个品牌电器销量在家电行业总销量中占比接近40%。
全渠道销售苏宁抢占最多市场份额
根据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,2019年我国实现全渠道销售收入最高的家电公司为苏宁,共计完成1810亿元销售额,所占市场份额为23.1%;排名第二位的家电公司为京东,2019年全年实现销售额1118亿元,占据14.2%市场份额;天猫以670亿元销售额排名第三位,占据8.5%市场份额;其次国美以463亿元销售额排名第四位,占据市场份额为5.9%,其余品牌市场份额均不足5%。
——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《中国家电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》。
但同时,该行业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:如安全实用性、质量保证、营销服务体系问题多;小家电同质化严重,创新能力低;行业竞争混乱,价格战频繁等。
因此,小家电企业要树立品牌价值观,注重产品的创新,积极进行技术开发,调整质量与利润的关系,注重售后服务体系的建立。
与传统家电产品不同,小家电在中国的销售仍然处于发展阶段,随着消费者需求增加,小家电产品的种类和数量都在提升,小家电平均利润率高,为企业带来的收益也高。未来小家电在中国的利润率和增长率均将提升至30%左右。
虽然不如大家电“出镜率”高,但近些年,小家电产品类型的不断丰富、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、内外销保持快速增长、众多企业纷纷投资“试水”……每一条都昭示着中国小家电产业正在蓬勃发展。赛迪顾问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,自2002年以来,中国小家电产业的产量一直保持着10%以上的增长,2006年产量达到127497万台。目前,中国小家电产量位居世界第一,2006年更是完成出口92511万台,全球80%以上的小家电产品出自中国。而国内小家电生产企业则主要集中在广东、江浙一带,特别是广东,在地方政府政策扶持、优越的地理位置、配件厂云集等有利条件下,全国63.4%的小家电制造企业选择在广东扎根,此外,落户江苏、浙江、福建聚集的小家电生产企业数量也分别占去了行业总规模的6.6%、14.1%和8.4%。
细分市场上各品牌大显身手
小家电产业的产品类别繁杂,按照用途被分为厨房小家电(微波炉、电水壶、电咖啡壶、食品加工机、油炸锅、电饭煲、面包机、电磁炉、电烤箱等)、家居小家电(电熨斗、吸尘器、电风扇等)、个人护理小家电(电吹风、剃须刀等)。赛迪顾问提供的数据显示,2006年,厨房小家电产品占据整体市场份额的81.2%,这一方面是由于被划分为厨房小家电统计范围的产品品类较多,另一方面,微波炉、电饭煲等产品已经成为现代家庭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厨房电器,其市场销售一直十分红火。
2006年,小家电知名品牌继续扩大着行业领先优势,横向进行品牌比较可以看出,飞利浦、松下在家居和个人护理小家电产品方面的竞争优势明显,美的、格兰仕、海尔、苏泊尔则在厨房小家电领域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。值得一提的是,亚都、奥普、九阳都是以单一产品打响品牌知名度,分别在空气净化加湿器、浴霸、豆浆机产品细分市场上占据绝对领先位置,而在一些市场规模较大的小家电产品上,品牌集中度已经有显著提高,强势品牌的市场地位得到了体现。
厨房小家电品牌集中度不断提升
随着产业集群化和资本的渗透,厨房小家电行业将会呈现强者更强,弱者更弱直至淘汰的趋势。2006年,厨卫电器市场经过几年的培育,已经逐步形成了良性的市场主体,品牌集中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。据赛迪顾问统计数据,电饭煲产品市场上主要活跃的品牌有美的、苏泊尔、格兰仕、三角、半球等,其中美的占据了46.6%的市场份额,在电饭煲市场掌握着绝对发言权。吸油烟机市场则主要是帅康、老板、方太、华帝等品牌,这五个品牌共占去市场总份额的43.8%。燃气灶市场上的前五位品牌是华帝、帅康、美的、老板和方太,分别占去了13.2%、8.0%、6.3%、3.8%和3.1%的市场份额。
家居小家电成为新热点
家居小家电产品主要包括电风扇、电暖器(暖风机)、电熨斗等传统产品,也包括近年来快速兴起的吸尘器、空气加湿器、空气净化器等新兴产品。在一轮轮购房热潮的推捧中,曾经长期被视为边缘化产品的家居小家电市场在2006年被激活,成为城市消费者的新宠,拥有家居小家电的数量已成为衡量生活质量的又一个新指标。2006年,中国家居小家电市场全年销售额已达到126.3亿元,占据小家电市场份额的14.8%,比2005年增长12.6%(见表4)。不少大家电厂商也纷纷进入这一领域,凭借原有的品牌、渠道、技术优势,迅速“兴风作浪”,促成了家居小家电市场目前的竞争格局。
此外,家居小家电几家领军生产企业在不断扩大产业规模的同时,十分注重对海外市场的开发,凭借种类齐全、价格低廉、市场操作相对规范等优势打入海外市场,成为小家电产品出口的拳头产品。赛迪顾问预测,未来五年中国家居小家电市场将持续放量增长,增长速度持续保持在7%左右,预计在2011年市场规模达到181亿元。
个人护理小家电蕴含诱人利润空间
如果与冰箱、洗衣机、空调等大家电做比较,电动剃须刀和电吹风等小件产品同样可以卖到千元以上,可想其利润空间会有多大。据分析,消费者之所以肯为小产品付出大费用,主要是希望日后通过使用产品获得享受,因此,个人护理小家电比其他小家电产品更为强调外观设计、科技含量、材料选择、实用性、舒适性的全面品质。而高利润率更容易吸引实力强大的企业参与竞争,又从侧面激励了个人护理小家电产品领域的不断升级。2006年,中国的个人护理小家电市场成为众多家电厂商新的利润增长点,多种产品市场处于导入期,发展前景广阔。
赛迪顾问数据显示,2005年,中国个人护理小家电市场已达到约4800多万台的市场规模,2006年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,总量达到5500万台左右,增长率达到14.5%。销售额也由2005年的31.2亿元增加到34.4亿元,增长率为10%。
我国小家电市场发展十分迅速,据《中国小家电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》数据显示,2016年小家电市场整体规模增长8.8%,截止到2016年,我国小家电的市场规模达到2600亿元,年复增长率达到10%,该行业前景巨大。
纵观整个小家电细分市场,新品类、新应用层出不穷,高端、智能、健康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,去年全球小家电零售量超过20亿台。其中,厨房小家电占比达42%,个人护理小家电占比25%,其他品类小家电占比33%。由此可见厨房智能小家电更有发展前景。
家电产品智能化已是家电企业扭转局面的重要棋子,同时巨大的市场空间也吸引着各大家电企业前来抢食。据预测,到2020年,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1.7万亿美元。